首页 > 人文交流 > 教育合作
中欧人文交流动态信息2014年第二期
2014-05-14 22:50

一.         欧盟简讯

·         欧盟公布2014年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第一轮结果

欧盟发起并资助的一项新全球大学排名——“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U-Multirank)首轮排名结果于2014513日公布。此轮共有全球74个国家的850余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交资料参与了排名评估,并采纳了6万余名学生的反馈信息。与当前诸多大学排名的做法不同,该排名拓展了评估指标,突出“多维度”及“用户导向”的特点,避免在不同类型大学及相同大学不同质量的课程间进行简单化等级比较。个人用户还可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个性化评级榜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了解和获取合适大学及学科信息的排名结果。

欧委会教育、文化、多语言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女士表示,“这是高等教育评估领域一项令人激动的新发展。多维度大学排名为学生提供了更详尽的入学及专业指导,对大学的各项表现进行了更准确的描述。我们在为少数世界著名高等教育机构而骄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面向不同需要的专业型大学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实力强劲的技术职业院校及地区大学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同等重要。多维度大学排名凸显了那部分杰出但并未出现在现有的以科研为主进行评测的全球排名榜单上的院校,其中包括300多所从未在全球任何排名榜单上出现的大学。”

在大量咨询利益相关方,并进行细致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方法学分析的基础上,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比较分析了三十余种单项指标,并从科研表现、教学质量、国际化取向、知识转化、区域参与等五个维度进行测评,测评等级分ABCDE五级,非常优秀为A,差为E。除整体排名外,也选取部分学科、专业进行排名。2014年榜单对商业、电子工程、商学和物理学等四个专业进行了排名,2015年,将新增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三个学科、专业。

根据2014年多维度大学排名结果,在参评的850多所大学中,超过95%的高校在单项指标里至少获得一个A12%的高校获得10个以上A。参与评估的850所高校里,62%来自欧洲,17%来自美洲,14%来自亚洲,7%来自大洋洲、拉丁美洲及非洲。

注:“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出台背景:该排名设想最初由欧盟成员国于2008年提出,起因是认为在现行世界大学各排名体系中,欧洲大学的优势和特长未能得到全面、公正的体现。欧委会随即邀请专家于2010-2011年对150所大学进行了可行性试点。20131月,该排名在当期欧盟轮值主席国爱尔兰都柏林会议上正式启动,欧盟通过“新伊拉斯谟计划”下“终身学习项目”对计划进行注资支持,2013-2015年投入200万欧元作为启动基金,并计划在2015-2017年继续提供资助。欧盟对该排名执行机构的定位是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其资金来源的理想状态是多元化,即既不依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也不依赖管理高等教育部门的政府机构。负责该项排名的独立评估协会由德国高等教育中心和荷兰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合作组成,并与包括荷兰莱顿大学科技研究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爱思维学术出版社、贝塔斯曼基金会和folge 3软件公司等结成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赵娜)

·        欧洲议会举办2014欧洲青年节

欧盟议会于201459-11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2014欧洲青年节。该青年节面向欧盟成员国、候选国及邻国16-30岁的青年。

此次青年节为期三天,主要活动为欧洲青年与欧洲政治决策者、商界及社会高端人士间的政治辩论及小组讨论。同时,也配套举办了相关文化及体育活动。该活动以青年群组为对象,要求参与活动的青年群组至少拥有10名成员并选出一名组长。组长必须年满18岁,负责注册、后勤及住宿等协调事宜。各群组可自行决定参与三天活动中的任意活动,并可通过三种方式参与青年节:一是参与青年节期间的各项辩论、讨论及其他有关活动;二是申请进行文艺表演;三是就青年节五个主要议题呈报提案。

此项活动旨在就欧洲未来发展潜在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为欧洲青年与欧洲精英群体交换立场及观点提供机会。同时,该活动鼓励青年加入目前欧洲议会选举期间进行的欧洲未来政策辩论,为欧洲青年就欧盟2014-2019年发展向欧盟官员建言献策提供平台。活动期间形成的主要观点及活动总结将呈报新当选的欧洲议会议员,供议会决策参考。

本届青年节主要关注如下五个议题:青年失业——解决就业难题的新视角;数字革命——英特网的未来;欧盟未来——转型中的欧洲;可持续发展——新欧洲生活方式,可持续的商业及生活;欧洲价值——全球事务参与者,公平的参与者。(赵娜)

·        欧盟颁发2014文化遗产奖

55日,欧盟教育文化委员瓦西利乌和欧罗巴诺斯塔协会主席,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明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城堡剧院为获得2014欧盟文化遗产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奖。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志愿者、文化知名人士在内的1000多名嘉宾出席了颁奖仪式。

共有27个单位或个人获奖,其中又产生了6个大奖,分别为:

保护类奖

1.瓦尔瑟之家:意大利瓦尔赛西亚的阿拉尼亚地区乡土民居保护;

2.德贡米拉教堂:罗马尼亚苏恰瓦地区17世纪教堂壁画的修复;

3.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红酒生产合作社;

研究类奖

4.希腊伯罗奔尼撒地区的罗马拱形建筑研究;

专注服务类奖

5.比利时安特卫普省皮特市的“卡本司景观”遗产协会;

教育、培训和宣传类奖

6.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市的“旧貌换新颜”公众教育活动。

此外,还颁发了“公众选择”奖,有一万多人登录欧罗巴诺斯塔网站参加投票,获得票数最高的是德贡米拉教堂。(林曦)

·        欧盟拟在对外政策中将文化的效用最大化

47日,欧盟在布鲁塞尔美术宫举办研讨会,研究如何在欧盟对外政策中将文化的效用最大化。欧盟教育文化委员瓦西利乌、欧盟对外行动署执行秘书长皮埃尔·维蒙、欧洲议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席莫登·罗卡德出席并致辞。来自欧盟28个成员国、欧盟16个邻国和10个战略伙伴国的官员、文化机构代表、艺术家和研究人员出席了研讨会。

瓦西利乌委员在致辞中说,文化是欧洲共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欧洲共同价值观,如对人权、多样性和平等的尊重。文化外交将使我们与其他国家分享欧洲价值观和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发挥欧洲文化积极的作用是我的工作重点之一。我相信文化“软实力”将使欧盟和成员国在对外交往中受益。

研讨会讨论了如何增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协作、将文化外交的附加值最大化、加强文化机构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城市间合作、在中国、巴西等国建立“创意试验区”等议题。

研讨会的成果,包括会议报告及建议,将在希腊和意大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提交给各个成员国审议。(林曦)

 

、交流简讯

·        欧盟-中国博士教育对话与合作研讨会58-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举办

欧盟-中国博士教育合作项目(EU-China DOC)大会暨欧盟-中国博士教育对话与合作研讨会58-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举办。来自中欧30余所大学及20余个相关合作机构的一百余名代表与会,包括欧委会教文总司代表、比利时佛萊芒语区政府代表、我驻欧盟使团及驻比利时使馆代表、布鲁塞尔多家智库学者等。会议期间,来自欧委会教文总司的代表详细介绍了在欧盟“新伊拉斯谟计划”下,欧盟各成员国高校如何与盟外大学合作申请设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合作培养项目;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李建民公参在讲话中重点介绍了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建立两年来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以及中欧学生交流的发展情况。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与会者相互交流和分享了中欧双方在博士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政策、管理、培养、质量保障和资助方式,以及双方在博士研究生教育领域开展合作的有关情况,并对中欧双方未来如何在该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EU-China DOC项目是欧盟委员会在2013年通过“伊拉斯谟世界之窗”(现已并入“新伊拉斯谟项目”)第三行动计划资助的子项目。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决策者对于欧洲高等教育的认识和了解,并加强中欧双方在博士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具体目标包括:增进双方在博士生教育框架方面的相互了解,促进欧洲和中国展开在此领域的对话和博士生教育的具体合作,促进对于博士生教育的交流,如目标,框架,管理,指导和就业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增进中国-欧盟在博士生教育方面的学生和学者的流动与合作,加强博士生导师之间的合作,并推动政策对话,促进在此领域的协调发展和双赢。项目为期三年,于2013101日启动,2016930日截止。项目协调单位是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欧中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赵娜)

·        2014年度“欧盟之窗”中国政府奖学金初选工作完成

2013年招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我处今年再接再厉,加大对 “欧盟之窗”奖学金项目的宣传和推介,确保今年奖学金申请工作做到“保质保量”。

55日截止,我处共收到书面申请材料395份(网上注册申报人数428人)。经认真筛选,确定了160名入选人名单。其中,汉语进修生100人,占62.5%;攻读学位生48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33人,学士学位生8人),占30%;访问学者12人(高级学者1人、普通学者11人),占7.5%

160名入选人总体素质良好,有博士(含在读)2人、硕士(含在读)51人、本科(含在读)92人,其中不乏来自布鲁日欧洲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根特大学、意大利罗马萨皮恩扎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波兰华沙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等欧洲一流名校。

160名入选人分别来自欧盟28个成员国中的24个,充分体现了“欧盟之窗”奖学金项目的广泛代表性。(陈攻)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