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使活动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专访实录
2020-06-19 00:34

  

       2020年6月16日,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欧洲频道记者Nawied Jabarkhyl采访,就中欧高层交往及当前中欧各领域合作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是答问实录:

  记者:最新一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刚刚结束,请您谈谈本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张明:就在上周,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共同主持了第十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这是两位高级别外交官首次举行战略对话,因为博雷利先生去年年底刚刚就任。受疫情影响,对话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但丝毫没有影响双方加强交流沟通的热情和意愿——对话持续了长达三个多小时。

  战略对话的核心在于“战略”二字。双方从战略高度,对中欧合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指出,中欧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中欧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而是长期全面战略伙伴。双方释放的一条重要信息就是,中欧都支持多边主义,愿通过协调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战略对话的重点在于“对话”二字。中欧社会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对话增进信任,通过建设性沟通处理分歧。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引用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中国古代哲人的话,强调中欧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应该相互欣赏、互学互鉴、共同进步。博雷利先生也表示,欧方尊重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重视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寻求同中国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对立与对抗。

  记者:据报道,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于本月晚些时候举行,您对这次会晤有何期待?这次会晤将有哪些重要议程?

  张明:正如你所说,第二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于下周通过视频方式举行。这是新一届欧盟机构去年底成立后,也是在当前疫情深刻影响国际形势的背景下,中欧首次举行这一年度机制性领导人会晤。我相信,这次会晤将有力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提升务实合作水平,加强中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彰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意义。

  具体议程方面,双方将回顾过去一年中欧关系发展,聚焦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合作2025战略规划”等重要议程,探讨在绿色、数字等新兴领域,以及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当然,双方也一定会围绕国际抗疫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加强双方卫生合作。

  我们也看到,疫情之下,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继续抬头,许多人担忧全球化的命运。相信这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再次发出明确信号,那就是中欧坚定支持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携手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记者:从疫情应对到香港问题,目前中国似乎在欧洲承受着很大压力,您如何理解这些压力,并同欧方保持对话与沟通?

  张明:任何一对双边关系都可能存在分歧。中欧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关注点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分歧很正常。对我和我的同事来说,我们并不将它视为一种压力,而是当作在外交工作中展现自身工作价值的一种挑战。实际上,中欧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共识与合作。中欧双方都认为,应在共识方面大力推动合作,在分歧方面通过沟通交流增进理解、管控分歧。这一点非常可贵,是相互尊重和互信的体现,也是中欧伙伴关系的应有之意。

  疫情确实带来了一些复杂因素,例如某些人渲染中国是“制度性对手”,甚至鼓吹与中国“脱钩”。但我也注意到,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博雷利高级代表在内的欧洲领导人和高官近来多次强调欧中关系的重要性,表示愿同中方保持沟通对话,就广泛的领域和议题推进合作。我认为这反映了欧方的主流声音,也是中欧双方的共同愿望。

  香港有关事务是中国内政,不容干涉。作为合作伙伴,中欧双方保持着相互沟通交流。在此次涉港国家安全立法问题上,欧方存在一些不理解,过去几周里我也与欧盟同事多次进行沟通说明。即使欧方一时无法理解,我们也会努力通过沟通管控好分歧,维护好双方的合作、共同利益以及国际社会的利益,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记者:华为5G问题已成为欧盟国家对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关切,在这方面您是否也面临着来自欧盟的压力?您认为他们的关切合理吗?

  张明:5G是全新技术,与人类未来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安全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这很正常。没有哪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会在这个问题上“天真”。对于从事5G技术和设备研发的企业来说,坚持安全高标准才能赢得客户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哪一家企业会在这个问题上自毁长城。归根到底,这是个技术问题,应该根据事实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而不是从地缘政治出发去“扣帽子”“打板子”,更不能毫无根据地诋毁、打压某一家或几家企业。这种行为既反科学,也不公正,更不负责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安全挑战的时代。网络安全是复杂棘手的全球性挑战,只能通过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5G时代更是如此。抹黑、施压或单独对某一国的企业设限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损人害己。在应对网络安全挑战方面,中欧有广泛利益,应该保持有效沟通,保持强有力的合作。

  记者:目前在英国存在一些声音,希望英国政府放弃华为,并反对同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您在布鲁塞尔是否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张明:欧盟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有着坚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市场原则的传统。欧方也经常说,这些原则是欧盟的基因。我相信欧盟有能力、也有定力坚持自身政策的独立性,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我也相信欧盟不会允许自己的基因发生变异,不会屈从于外部压力。

  疫情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放而不是封闭,要合作而不是孤立,因为没有谁能在封闭中获得发展,在孤立中战胜危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我们也希望欧方坚持正确方向,为中欧经贸、科技等各领域合作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性的环境。

  记者:中国对欧盟国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给予了哪些帮助?随着欧洲国家逐渐放宽防疫措施,中欧之间在医疗设备供应、疫苗研发等方面是否会开展更多合作?

  张明: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和欧盟展现出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双方领导人保持高频度沟通,通过电话、视频、信件等形式,就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维护产业链安全、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等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在各自疫情严重的阶段,中欧向对方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医疗物资。中国还派出多支医疗队奔赴欧洲抗疫一线。双方成立了联合专家组,中欧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多次连线交流,分享抗疫的宝贵经验。当前,我们正在稳妥有序逐步恢复人员往来,为重要的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人员赴华开通“快捷通道”,有力促进复工复产。

  中欧还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行动。习近平主席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中国新冠疫苗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李克强总理出席全球疫苗峰会并承诺提供支持,欧方对此高度评价。欧盟发起国际认捐大会推动疫苗研发生产,我本人也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并表达了支持。中欧还正就加大对非洲国家抗疫支持积极探讨三方合作。最为重要的是,中欧都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在疫情应对方面发挥关键领导作用。这些都是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最好诠释,也体现了中欧关系的高水平。

  记者:请问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进展如何?中方是否仍将推动双方自贸协定谈判?

  张明: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内容,过去十几年里,欧洲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双方一直把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当作双方经贸议程中的重中之重。去年4月,中欧领导人会晤宣布了2020年完成谈判的目标。此后,双方都加倍努力,力争实现领导人达成的政治共识。

  目前谈判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双方团队克服疫情困扰,以视频方式保持着每月一次、每次约一周的谈判频率,谈判强度很大,工作也卓有成效。5月底刚刚结束的第29轮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6月和7月,双方还将举行两轮谈判。

  当然,谈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探戈舞要两个人才能跳,目标的实现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在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的严峻形势下,中欧如期完成谈判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我们希望欧方相向而行,以务实灵活的态度,与中方尽早达成高水平协定,为深化中欧务实合作、打造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经贸体系注入强大动力。关于自由贸易协定,中方也是采取积极、开放、灵活的态度。

  记者:英国已于年初脱欧,您认为这对中国是机遇吗?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欧关系?

  张明:中国人一直相信和为贵。中国对欧政策秉持“三个支持”,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团结自强,支持一个稳定繁荣的欧洲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这一政策是一贯的,在英国脱欧之前或之后没有变化。在布鲁塞尔,也经常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英国脱欧的问题,我常引用中国一句老话“劝和不劝离”来回答,因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脱欧是英国和欧盟双方的事情,中国作为第三方不会干预。当前英欧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我们真诚希望双方能够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减少对欧盟、英国、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中方也将继续推动中欧和中英关系并行发展。

  中欧建交45年来,已成为全面战略伙伴,正积极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双方贸易额达建交时的300倍,双向人员往来每年接近800万人次。中欧合作扩展到和平与安全、环境、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许多领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而共同努力,双方关系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和战略意义。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欧各自提出了宏伟发展目标,强劲增长、持久和平、持续创新、清洁环境和多元文明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将会激发出更强劲的合作动力。

  在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我相信中欧将排除干扰,继续发出团结一致、携手抗疫的共同声音,为全球抗疫斗争贡献力量,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

  记者:昨天欧盟宣布将对中国厂商在埃及生产的玻璃纤维产品加征关税,理由是相关产品获得中国政府补贴。欧盟在中欧领导人会晤临近时发布这一消息,您对此作何评价?会否对会晤产生影响?

  张明:补贴问题可以说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中欧双方也保持着密切沟通交流。中国很关心欧盟在农业方面的补贴,欧盟也会谈到中国在工业领域的补贴。从中方来说,我们给一些产业的补贴,完全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进行的,补贴内容也严格限定在世贸组织规定的范围之内。

  中国与埃及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同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入开展南南合作,对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我们希望欧盟方面保持同合作伙伴的沟通,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特别是要尊重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发展空间。

  记者:上周欧盟指责中国传播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虚假信息,您有何评论?

  张明:疫情发展以来,虚假信息的确成为一个严重挑战。虚假信息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是虚假信息的受害者,我们也在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与虚假信息做斗争。

  欧盟方面批评中国传播虚假信息,这让我感到意外,也不能理解。我也注意到,欧盟发布的相关文件,除了把虚假信息的帽子扣在中国身上,没有提供实实在在的证据。我认为,打击虚假信息应该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不能成为政治工具,否则就会沦为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腐蚀剂。

  抗击疫情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加强团结,我希望欧方同中方和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虚假信息。在这方面不应该有选择性,否则就不是真正打击虚假信息,可能是别有所图。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