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首页
  • 政治交往
  • 经贸往来
  • 人文交流
    • 教育合作
    • 文化合作
    • 青年交流
    • 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
  • 科技合作
    • 科技交流
    • 科技动态
    • 中国科技通讯
  • 海关合作
  • 视频库
  • 资料库
  • 大使欢迎辞

  • 大使简历

  • 大使活动

  • 大使文章

  • 使团信息

  •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 政策立场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方领导人涉华言论答记者问(2022-10-21)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洲议会通过涉台决议答记者问(2022-09-15)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涉台言论答记者问(2022-08-06)

更多...

首页 > 大使文章

  • 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在欧洲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有充分信心和能力走出疫情》(2023-01-06)
  • 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在欧洲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树立坚定信心 推动中欧合作(2022-12-19)
  • 张明大使:新冠病毒溯源当忠于科学,远离政治干扰(2021-08-27)
  •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亚欧期刊》发表文章《用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2020-06-06)
  • 张明大使:中欧应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团结一致携手抗疫(2020-05-29)
  • 张明大使:中欧携手共战疫情不应被政治化(2020-03-26)
  •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今日中国》杂志法文版发表署名文章:多边主义是中欧的共同语言(2020-01-11)
  • 张明大使在庆祝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2019-12-20)
  • 张明大使撰文批驳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究竟是“安全优先”还是“美国优先”?(2019-12-05)
  •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国庆七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2019-09-25)
  • 在新时代坚定信心,创造成果(2019-09-10)
  •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欧盟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域外大国干扰是南海和平稳定的风险源》(2019-08-23)
  •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欧盟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必须坚持法治原则》(2019-07-26)
  • 合作对话始终是中欧关系的主流(2019-03-22)
  •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让合作成为5G时代的关键词(2019-02-26)
  • 新华社专访:张明大使盘点2018年中欧合作,展望2019年中欧关系(2018-12-28)
  • 张明大使在第二轮中欧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会上的发言(2018-12-04)
  • 以开放谋发展,以合作促共赢(2018-12-01)
  • 张明大使:开放的中国 欧洲的机遇(2018-11-05)
  • 张明大使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回顾与展望”吹风会上的主旨发言(2018-10-26)
  • 张明:亚欧破浪正当时 共迎挑战济沧海(2018-10-25)
  • 张明大使:全球伙伴应对全球挑战(2018-10-18)
  • 张明大使接受凤凰卫视采访谈亚欧合作(2018-10-16)
  •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就第十二届亚欧首脑会议等接受《欧洲动态》采访(2018-10-12)

领导人重要外交活动

  •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朔尔茨通电话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 习近平同老挝人民革命习近平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
  • 李克强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举行第六次“1+6”圆桌对话会

更多...

中欧高层对话机制

  • 中欧领导人会晤
  •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 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 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

更多...

时事话题

  • 台湾问题系列问答
  •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专栏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产品推介
  •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专栏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2021年全国两会
  •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

更多...

  • 大使欢迎辞

  • 大使简历

  • 大使活动

  • 大使文章

  • 使团信息

  •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 政策立场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方领导人涉华言论答记者问(2022-10-21)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洲议会通过涉台决议答记者问(2022-09-15)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涉台言论答记者问(2022-08-06)

更多...

首页 > 大使文章

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在欧洲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有充分信心和能力走出疫情》
2023-01-06 17:50

2023年1月6日,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在欧洲媒体“布鲁塞尔纵横”网站发表题为《中国有充分信心和能力走出疫情》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率先渡过疫情高峰的北京“烟火气”升腾。北京著名的美食街——簋街多个餐厅门口排起了长队,不少商家恢复了24小时营业;北京环球度假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是中国各地忙碌景象的一个缩影。元旦期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各地人们生活逐步恢复正常,正喜气洋洋置办年货,热烈期盼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新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疫情发生三年来,中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在病毒最猖獗、危害性最大的时期,最大程度保护了14亿多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新冠重症率、死亡率始终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人均预期寿命由77.3岁提高到78.2岁。

在抗疫斗争中,中方始终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本着科学精准、因时因势的原则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0年、2021年两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5.1%,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在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提升了6位。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而且我们利用过去几年时间,提高了医疗救治、病原检测、疫苗接种能力和水平。疫苗接种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达到总人口的92%和90%以上。从国内外数据看,中国疫苗安全有效,特别是在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方面效果显著。在此情况下,中方审时度势,主动优化防疫措施,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逐步转向防重症、保健康。这是科学、及时、必要的,也是正确、负责任的,有利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

世界各国调整防疫政策时都会经历适应期,中国防疫政策“换挡”也不例外。目前中国疫情形势发展总体在预期和可控之中。我们也进行了必要准备,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药日产量已提升至1.9亿片。我们有充分信心确保调整转段平稳有序推进。

自今年1月8日起,中国将实施中外人员往来新规,赴华人员无需提前申请健康码,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得到各方高度赞赏。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对中国放宽防疫措施“感到满意”。中国欧盟商会负责人表示,中国有着强大的复苏基因,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

这几天,欧盟国家出于一些担忧,对中国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和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中方已同世卫组织开展技术交流60余次,12月7日“新十条”发布以来就已经举行了四次。中方还继续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分享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数据。欧洲疾控中心表示,对来自中国的旅行者进行冠状病毒筛查是不合理的,在中国传播的变异株已经在欧盟传播,欧洲对新冠病毒有很高的防护水平,可以应对目前的感染负荷。多国卫生健康专家也发表了相同看法。希望欧洲各国防疫措施保持科学适度,不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相信,中国目前已经接近疫情“隧道”的出口,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走出疫情。展望新的一年,一个摆脱疫情的中国,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一个经济稳步复苏的中国,将为中欧合作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期待同欧方共同努力,积极落实双方领导人共识,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附件:

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European Un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http://www.chinamission.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