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伦敦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50多名充满朝气、热情洋溢的英国年轻人走进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他们当中有来自英三大主要政党青年组织的政界才俊,有来自“青年破冰者”的商界翘楚,有来自有百余年历史的英智库“费边社”青年学者,也有来自英草根友好组织“筷子俱乐部”的代表,以及来自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英国大学生。
原来,这是“中欧青年交流年”期间,中国驻英大使馆特意为中英两国青年举办的使馆开放日。“中欧青年交流年”是中欧建交以来联合举办的第一个主题年,也是中欧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文交流活动。英国青年此行的目的,就是聆听刘晓明大使演讲,并与使馆青年外交官和中国在英留学生代表,围绕“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及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关系”举行座谈,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
在与青年们寒暄、合影后,刘大使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与热切期待的目光中走向讲台,发表主旨演讲。他首先向在座中英青年致以五四青年节的问候。他说,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青年如同鲜花,是因为青年富有朝气,充满理想,是时代的先锋,世界的希望。刘大使还引用了英国十九世纪名相迪斯雷利的话:“几乎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由青年完成的。”刘大使别开生面的开场白顿时使现场气氛活跃了起来。
刘大使接下来进入正题,他说,中国的发展可能是本世纪一个标志性事件。但是由于每个人观察中国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应从两个基本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中国的发展:
第一,应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100多年前,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屈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许多志士仁人都曾努力探索救国存亡之道,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成功地带领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不久前中国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未来发展思路,绘制了美好发展蓝图。了解中国这段发展史,才能懂得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懂得为什么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
第二,应从全面的角度看中国。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协调和谐的发展。西方有些人总认为中国只关注经济发展,不重视社会建设;只实行经济改革,不进行政治改革,这是对中国全面改革和全面发展的一种误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正是因为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人权事业发展、社会开放进步、社保民生改善,中国经济才可能取得了不起的进步。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刘大使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稳定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本国人民,也惠及世界。
刘大使特别指出,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欧关系是一组非常重要、也十分特殊的关系。过去35年来,中欧关系总体发展良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益成熟。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中欧间在政治、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国际事务等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在当前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中,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面临良好机遇,也会遇到各种挑战。
刘大使向中欧青年提出了共同促进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四点希望:
一是增进相互了解。了解是发展国与国关系的基础,而决定两国关系未来的,则是双方青年之间加强沟通和接触,了解彼此国情和发展目标,培养信任和友谊。二是坚持相互尊重。中欧在发展阶段、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在一些问题上有分歧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对待分歧应相互尊重、求同存异,而不是唯我独尊,强加于人。三是加强相互学习。希望中欧青年能珍惜各种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中国和欧洲共同增长、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四是要大胆开拓创新。中欧关系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合作领域,突破合作方式,丰富合作成果。青年是勇于探索、敏于创新的一代,中欧关系需要你们有所作为、大有作为,不断吹入清新的空气,不断输入全新的养分。青年是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活力之泉,动力之源。
刘大使深入浅出的阐述、全面翔实的介绍和对青年们提出的殷切希望赢得了在座所有青年人的热烈掌声,更引发了他们的深入思考和强烈共鸣。大家时而点头,时而沉思,不少听众奋笔疾书,记录下刘大使的精彩语句。
刘大使演讲后,中英青年座谈会正式开始。在使馆丛培武公参的主持下,双方青年围绕中英关系、中国的国际作用和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等三大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轮番做引导性发言,并在自由讨论环节相互插话、提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争先恐后,人人能言善辩,很快将全场气氛带动起来,掌声笑声不绝于耳。
使馆各处室外交官代表一个个在发言和答问环节广泛深入地向英方青年介绍了中方对中英、中欧关系的主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并对中西方认知差距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想法。在座的英三党青年彼此间在前一天还围绕英国地方选举和选举制度改革公投问题激烈辩论,今天在肯定中国为推动中英、中欧关系和解决全球性问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方面则显示了充分共识。
英国青年对使馆青年外交官介绍的中方对中英经贸合作的看法显示出浓厚兴趣。保守党国际全国执委会主席霍莱特表示,英国政府将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视作重要工作目标之一,英国年轻人对英中经贸合作也充满期待,认为这将有助于英经济复苏和就业形势的好转。“青年破冰者”代表ALAN MAK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对追求自由贸易的英中两国来说都带来了挑战,两国应共同努力加以应对。
在座的英国青年代表还饶有兴趣地追问使馆外交官,中方希望如何与英国加强合作?英国应如何为中欧经贸伙伴关系发挥作用?使馆外交官一一作答,表示中国政府将英国视作欧盟内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公司也视英国为“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今后,双方可大力加强在能源环保、低碳技术、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创意产业等各领域加强合作,打造标志性项目,早日实现两国领导人为中英贸易设定的到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新目标。也希望英方在中欧经贸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方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松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
双方青年一致主张大力加强两国教育和文化联系。霍莱特说,英国有世界上排名前几名的大学,十分欢迎中国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对英国经济的贡献也很大。同样,英国学生乐于前往中国求学,到北京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深造,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当代发展。青年工党副主席纳什说,英中青年一代面临的挑战更具全球性,因此培养更具全球视野的年轻人十分重要。英国应当鼓励学生去中国留学,实地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了解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英中合作的重大意义。
青年自民党代表夏普兰则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谈英中合作。他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英中两国政府都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同样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气候变化问题只能通过全球共同合作来解决,中国的参与极为重要。他的讲话引起在座一位英国青年的响应。她说,去中国时发现,中国农村有很多小型太阳能发电设施,而英国则在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上有一定技术优势,两国可以在清洁能源合作上实现优势互补。
“筷子俱乐部”主席童海珍拿出她1990年在北京时购买的亚运会T恤衫,表示她亲眼目睹了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不仅打造了基础设施建设奇迹,社会也更加开放、自信,年轻人可以很自由地赚钱、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中英两国都应该更好地在国际上推广自己的美好形象,让两国的年轻人更加了解对方。使馆外交官指出,由于中西方人文交流有限、语言和文化存在障碍、信息不对称以及意识形态因素,西方看中国存在明显的“认识逆差”。当然,中国人也要多宣传介绍自己,弥补“沟通逆差”。中西方增进相互了解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也有英国青年的发言提到当前西方对中国的一些消极看法。青年费边社执委会成员马克斯韦尔说,不少人担心中国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资源供应的压力,信奉自由市场的欧美国家对中国国有企业收购外国资产心怀疑虑,担心中国“买断一切”。此外,有人怀疑中国国内矛盾可能激化,认为这将削弱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给中国的发展投下阴影。
使馆外交官纷纷以生动的事实和翔实的数字讲道理,解答马克斯维尔提出的疑惑。一名外交官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像任何其他国家人民一样,中国人民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因发展需要,中国的资源消耗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增加,但中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并为降低单位GDP能耗制定了清晰和有国内法约束力的指标,绝不会走某些国家高能耗的老路。此外,到底哪个国家人均消耗资源最多,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他说,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有偏见,拿着放大镜看这些企业负责人有无政治背景,这是冷战思维的体现,英国企业如果这样想,只会错过与中国合作的快车。
还有外交官以刘大使讲话中提到的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为例,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共同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英国朋友不仅不必担心,而且应当为中国朋友感到高兴。
英国与会青年对这些讲话不时报以会心的笑声和掌声,不禁折服于中国青年外交官的机智与幽默。
2个多小时的座谈会很快便在热烈讨论中结束。大家显然意犹未尽,在随后的招待会中仍然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英国青年交口称赞使馆举办“中欧青年交流年”开放日活动,认为他们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双方通过坦诚的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他们也纷纷表示,愿为发展英中、欧中关系、加深中西方沟通发挥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