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立场
驳斥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
2024-04-30 23:14

2024年4月30日,彭刚公使在欧洲知名媒体“欧盟观察”发表题为《驳斥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期,欧美一些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产能过剩”,欧委会也以此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事实上,这只是欧美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寻找的托词,无论从现实还是未来角度,这一论调都站不住脚。

第一,所谓“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产能是否过剩,不能只看生产能力和供给,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需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催生了广泛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活动,这是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开展互利合作的结果。如果认为一国只应该生产满足本国需求的产品,以一国产量占国际市场份额或者出口量等指标来判断是否“产能过剩”,这就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更不符合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

例如,2022年德国本土生产了348万辆汽车,其中出口265万辆占比近80%,这对德国来说是过剩,但对全球市场来说只是国际贸易的正常结果,不应简单称“德国汽车产能过剩”。欧盟车企在中国市场一直占有优势地位,目前市场占有率仍然超过20%,如果中国企业寻找海外市场就被解释为产能过剩,那么欧洲企业的产品和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大量存在又应该如何解释呢?

第二,判断“产能过剩”要看一个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看是否存在大量闲置产能。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产能需求持续旺盛,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新能源相关产量主要还是在国内消化,并没有大规模对外输出产能。例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958.7万辆和949.5万辆,基本实现产销平衡,其中国内销量占87.3%,国外出口量仅占12.7%。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创新优势更加明显,集成各种先进技术的爆款产品频出,引发欧洲及全球业界的强烈兴趣,越来越多用户给出积极评价。新能源产能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比亚迪等中国头部造车新老势力,在做好产能准备之前往往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需要解决的更多是产能不足的问题。

第三,以“产能过剩”为由指责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仅错误,更是不公平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不是补贴的结果,而是企业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和艰苦付出,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成就。中国新能源汽车为欧洲和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靠的是过硬的质量、用户的口碑,而不是所谓低价销售。欧洲市场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不仅远高于在中国国内的售价,而且也与欧洲市场上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车相当。我们希望欧方客观公正看待,不能把目前欧盟自身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归咎于中国,更不要以此为由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我注意到,《新苏黎世报》经济部主任彼得•费舍尔近期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现有数据并未表明中国产品大量涌入欧洲市场,对所谓中国威胁论的恐惧并据此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很可能是误导”。 “产业政策成本高昂,而且通常无效……如果依靠创新的中国电动汽车迫使欧洲制造商不断升级,消费者应为此感到高兴……西方国家所能采取的最佳措施是直面竞争”。

新能源是人类共同的未来。目前全球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还远远不够、仍需大幅提升,根本谈不上“过剩”。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能源署等多家国际机构均发布报告认为,要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必须进一步提速。无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欧盟绿色转型,都需要更多的新能源产能,更多高质量的新能源产品。中国愿与各方相向而行,坚持市场经济基本准则,继续推动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创新,通过公平竞争促进国际产业良性竞争,通过开放合作提升全球生产力和经济效率,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