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使文章
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亚欧期刊》发表文章《用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
2020-06-06 18:10

  近日,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在《亚欧期刊》(Asia Europe Journal)新冠疫情应对专刊发表文章《用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介绍中国抗疫与中欧合作。全文如下:

  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种人类未知的新型病毒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为应对疫情,中国迅速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果断全面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各省区出人、出力、出物资驰援湖北、武汉,全国人民团结奋战,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为此也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特别是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人民。《科学》杂志刊登的研究报告表明,在疫情发生最初50天内,武汉的封控措施及中国的应急响应使感染人数减少70多万,病例数减少了96%,中国为世界抗疫构建了关键防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疫情暴发后,我们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在创纪录短的时间内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毫无保留地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治经验,并尽力为各方提供援助。我们已同150多个国家举行80多场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向17个国家派遣19支医疗专家组。中国政府和民间已经或正在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大量急需的医疗物资。(注:上述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这次疫情更加凸显出全球化时代,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在此关键时刻,中欧选择了携手互助、共迎挑战,为国际抗疫合作树立了榜样。在中国疫情防控最困难的时候,欧盟积极协调成员国向中国提供三批50多吨物资,中国人民将始终铭记并珍视这份友谊。当疫情在欧洲爆发后,中国克服自身困难,向欧盟提供了医用口罩、检测试剂等物资。中国各级政府、慈善组织、企业、商会、个人纷纷向欧方提供支持,并大力协助欧洲各国在华采购急需物资,积极支持欧洲抗疫。

  中方的援助是人道主义援助,我们不会在朋友有难时袖手旁观、避而远之。我们无意搞“援助竞赛”,比较谁给予的援助更多,而是根据我们的能力尽力而为。疫情面前,真诚地同世界各国分享防控经验,帮助各国尽早控制疫情、尽可能挽救更多生命,这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正如世卫组织所说,我们正与两种“大流行”斗争,分别是病毒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行”。虚假信息是妨碍各国抗疫成效的共同敌人,中国也是虚假信息的受害者。个别国家和人士将病毒标签化、对别国污名化,助长了种族、国别歧视,毒化了国际合作氛围。这类虚假信息对国际合作抗疫有百害而无一利,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反对。

  让人欣慰的是,欧洲各国正在共同努力、合作应对,部分欧洲国家疫情形势正在好转。欧盟创始人之一让•莫内曾说,欧洲是在危机中锻造出来的。我们坚信欧洲经过疫情的考验,一定能更为团结和强大。我们也多次说过,中国乐见一个团结、稳定、开放、繁荣的欧洲,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坚定支持欧盟团结壮大,坚定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作用。这是中方长期以来坚持的对欧政策,不会因这场疫情而改变。

  目前,疫情深层次影响正不断显现。作为世界两大稳定力量和两大主要经济体,中欧在促进世界繁荣稳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肩负共同责任。双方应在前期合作基础上,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有效遏制病毒在世界范围蔓延,尽快实现全球复苏。

  一是引领全球抗疫合作。中欧应加强信息共享,可探索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互补,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开展药物、疫苗研发等防疫合作,增强世界战胜疫情的能力和信心。

  二是坚定支持多边主义。作为多边主义践行者,中欧应共同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应有作用,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协调国际社会合作抗击疫情,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注入强大正能量。

  三是加大对脆弱地区支持。积极探索开展联合项目,帮助非洲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强化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疫情应对能力。双方应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应对国际和地区热点敏感问题,以及粮食危机等国际挑战。

  四是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在二十国集团等机制框架下,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减小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现更加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这场疫情几乎让世界陷入停滞,今年的中欧交往议程也受到一定影响,但双方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交流。不仅领导人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电话、信函沟通,广泛关注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也以视频会议形式如期举行了多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坚信合作的阳光将驱散病毒的阴霾,也期盼中欧关系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亚欧期刊》创刊于2003年,是以亚欧关系研究为主的学术性季刊,由德国施普林格集团出版。本期重点关注亚欧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除张明大使署名文章外,还刊登了欧盟驻华大使郁白以及多名中欧学者的撰文。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