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在欧洲知名媒体“欧盟动态”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合作是欧洲“去风险”的明智选择》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当前,全球贸易愈发受到地缘形势影响。在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延宕的同时,一场全球航运危机又在“红海风暴”席卷下迅速上演,令全球产供链再度面临严峻风险。
“咽喉受阻”:中欧贸易面临多重挑战
红海是中欧海上贸易的咽喉要道,地区安全形势恶化令中国和欧盟首当其冲。据统计,60%中国对欧出口货物需通过红海运输。地区局势失稳以来,90%集装箱船不得不绕行非洲好望角,使中欧间单程航运至少增加12天。航线改道导致运价大涨,目前从中国义乌向欧洲发送集装箱单价相较去年12月涨幅已超两倍。航运受阻也给欧洲原本脆弱的供应链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特斯拉、沃尔沃、宜家、H&M等跨国企业在欧洲的生产、销售受到冲击。
“钢铁驼队”:关键时刻体现“旗舰”价值
面对复杂动荡的全球地缘形势,特别是红海危机爆发以来,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中欧班列以快速、稳定、可靠的优势,迅速提供陆路替代运输方案,为中欧庞大的货物贸易往来保驾护航。经过十年发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8.5万列,通达11个亚洲国家的100多座城市和25个欧洲国家的200多座城市,给中欧企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随着红海航运量减少,中欧陆上货物运输逆势上涨。统计显示,中欧班列业务咨询量翻了近一番,多数班列平台公司更是做出“未来铁路运输将极大增长”的预判。可以说,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中欧贸易关键时刻的“生命通道”。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另一重要内容——中国参与建设的“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也格外引人注目。在乌克兰危机和红海紧张局势背景下,这条“中间走廊”货运流量同样迅速增加,为欧洲关键矿物和能源供应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带一路”:地缘政治“去风险”的中国方案
有西方媒体近日表示,红海危机从根本上破坏了“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亚欧”的既定目标。事实恰恰相反,中欧班列在红海危机中凸显出的独特作用,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必要性和前瞻性的真实写照。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对于一个信任普遍缺失、危机不可预测的世界来说,唯一能够保护全球共同利益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增加供应渠道,即建设更多的“带”、更多的“路”。值得欣慰的是,在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入到绘制全球“带”“路”建设的蓝图中来。
当前,中国正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明确提出,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从驼铃相闻,到舟楫相望,再到蓝天相拥,这些不断发展的“带”和“路”,正在一步步构筑起惠及全球的互联互通网络,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坚实保障和多样化选择。中方愿敞开怀抱,同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拉紧利益之“带”、开拓繁荣之“路”、织密合作之“网”,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